9月14日,記者走進有“小桂林”之稱的安仁縣金紫仙鎮赤灘村,見一條條“組組通”公路,或盤旋山間,或橫臥地頭,猶如玉帶般進入每家每戶,將村村寨寨連成一串美麗音符,奏出一曲動人的新時代農村和諧幸福交響曲。
“以前回家一趟難得很……”對于回鄉的艱難,赤灘村王坑組村民劉聲貴深有感觸。劉聲貴家所在的王坑組背靠蔥蘢的大山,面朝永樂江,村莊里山清水秀。但以前由于交通極其不便,柴米油鹽等日常生活用品都得靠村民自己肩挑手提帶回家,更談不上發展產業。村里年輕人待不住,紛紛外出打工,劉聲貴就是其中一員。
赤灘村地處安仁縣最南部,距縣城70多公里,面積27.9平方公里!拔覀児ぷ麝爠傔M村時,村里除主干道路完成修繕比較寬敞外,其他都是泥濘、彎曲的小路,一眼望不到頭!笔S聯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劉志剛說。
“要想富,先修路!瘪v村扶貧工作隊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走村入戶傾聽村民的心聲,征求大家對修路的意見和建議。有村民告訴記者,關于修路的問題,桐木垅組27戶132人在扶貧工作隊進駐前,就已遞交了4次申請,一直未能圓夢!拔覄倎泶謇飼r,辦公室門還沒進,他們就找我說要修路!眲⒅緞傂χf。
在扶貧工作隊努力下,2017至2018年,赤灘村修建、硬化通村組公路合計20.16公里,實現組組通公路。
“每年過年都回來,畢竟這里才是自己的根,這里有年邁的母親,有親戚朋友……”劉聲貴告訴記者,每年回家,“最后一公里”總讓人發愁。路修好后,劉聲貴帶著自己外出務工10年的妻子一同回到村里,開起一家農家樂!岸颊f我們這里是‘小桂林’,我家門前就是景點,靠山吃山,家門口創業一年也能有10余萬元收入!眲⒙曎F說。
一路通,百業興!敖M組通”為農貨出山鋪平了道路,也增強了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底氣。
“走了幾十年泥巴路,現在有了水泥路,去鎮里趕圩方便多咯!背酁┐遄钇h的桐木垅組村民曾慶余說,“以前每次去趕圩,需要2個多小時才能到鎮里,來回將近5個小時,大半天時間就過去了。天氣好還行,要是趕上下雨,出去一趟真不容易!
61歲的曾慶余是建檔立卡貧困村民,家里平?克B蜜蜂、采竹筍、摘粽葉等,換點生活開銷。交通不便,如果趕上天公不作美,有時賣土特產品的錢還不夠來回的路費。
“現在好了,脫貧致富路直接修到家門口,都是老板自己上門收貨?h城的樊小林老板只要到了收獲季節,就會開車過來。還有周邊永興縣的不少老板,也都慕名而來!痹鴳c余臉上樂開了花。
路通后,村莊的活力被激發。村里相繼發展起養鴨、養雞等扶貧產業,還引進金紫仙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,流轉1200畝土地,種植枳殼、獼猴桃、黃桃等,解決了200余名貧困勞動力就業問題。同時,村里積極探索“黨支部+公司+基地+合作社+能人+貧困戶”的產業扶貧新模式,共鏈接633名貧困群眾,實現產業扶貧全覆蓋。
通過幾年努力,赤灘村160戶貧困戶已累計脫貧158戶,村民人均年純收入達1.9萬元。2018年,實現整村脫貧出列。
■記者手記
路通百事通
王薇 李秉鈞
赤灘村地廣人稀,27個村民小組分布在近28平方公里的深山里。省僑聯扶貧工作隊駐村開展扶貧后,經調研分析認為,致使赤灘村貧困的原因80%是交通問題!懊䴗食酁┐遑毨У淖畲笳T因后,我們要求駐村扶貧工作隊全力以赴先打破這一‘瓶頸’!笔S聯黨組書記黃芳告訴記者。
破山修路,赤灘村27個組跟外界連接到了一塊。村民輕松走出了大山,山貨變成現金。幾年內,村民人均年純收入增長90%。該村號稱“小桂林”的獨特山水資源,引得旅游開發公司、生態農業開發公司等紛紛進駐。
湖南省金紫仙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壯表示,該公司前期流轉1200多畝土地搞生態種養,扎下根后啟動“小桂林”旅游開發,望仙亭、游步道等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。
路通百事通。赤灘村村民說,脫貧后,村里振興指日可待,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會越走越寬廣。